亿吨秸秆田间荒废?如何突破“秸秆困局”?
编者按:6月29日是秸秆困局第21个全国科普行动日,光明网“走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系列活动”聚焦“大千世界,亿吨无‘微’不至——走进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题,秸秆似笑非笑网邀请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林建群做客节目,田间展开深度对话。荒废何突
原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亿吨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曲音波为何被称作“一生只做一件事”?秸秆他又是如何突破西方技术壁垒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纤维素降解酶与降解菌的田间似笑非笑网专利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中国想要实现原始创新,荒废何突只能从零起步。秸秆困局面对艰苦的亿吨科研条件,曲音波却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的秸秆道路——从自主分离培养的纤维素降解菌株出发,采用具有强致癌性的田间亚硝基胍诱导基因突变,在一次次单调重复的荒废何突实验中,成功获得我国第一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曲音波教授以毕生精力攻克技术难题,为我国微生物技术领域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监制 战钊
策划/记者 林佳欣
编辑 李鑫怡(实习)
[ 责编:蔡琳 ]本文地址:http://binzhou.sdtiancheng.com/news/22a679991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